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育学-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http://guangdong.hteacher.net 2023-11-07 17:22 广东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宗教本位论(了解)

(一)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虔诚的宗教信徒,教育应使人皈依宗教,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关键词:宗教,精神世界】

(二)代表人物

1.奥古斯汀:教育的目的在于认识上帝的至真、至美、至善。

2.托马斯·阿奎那: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从虚幻的现世生活引导到永恒的来世生活,从而真正皈依上帝,实现神性。

二、社会本位论(重要)

(一)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教育应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关键词:国家,社会,公民】

(二)代表人物(口诀:图涂的耳朵)

1.荀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儒(治理国家的人才)。

2.赫尔巴特: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3.柏拉图:培养哲学王(在柏拉图《理想国》的观点中,哲学王代表统治阶级。所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4.孔德:“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关键点:人发展需依赖社会)

5.涂尔干:“人实际上因为生活在社会中才是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关键点:人要社会化)。

6.凯兴斯坦纳: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合格公民。

7.巴格莱: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8.纳托尔普:“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人群之中,说明人是在社会中的人,强调社会。)

(三)总结:做题时看到题干中有类似“为社会培养人才”,“人是社会中的人”的说法,选择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三、个人本位论(重要)

(一)观点:教育应满足个人需要,培养自然人;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个人价值。【关键词:个人价值,自然】

(二)代表人物(口诀:啰嗦一禄无人裴)

1.孟子: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体现了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德行的君子。

2.卢梭:自然主义,提倡培养自然人。

3.罗杰斯:人本主义代表人,他所倡导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成长的人,即培养学会学习的人,促进人的成长和变化。

4.福禄贝尔:教育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5.裴斯泰洛齐: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6.马斯洛:“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7.萨特:主张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不受他人干涉。

8.奈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服务。

9.爱伦·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生的一代,在于造就新人。

10.帕克::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

(三)总结:做题时看到题干中强调“个人”,“自然的人”,“个性”,“人的价值”,可选个人本位论。

四、教育无目的论

(一)观点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否认外在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只有内在的目的,即通过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并非认为教育完全没有目的。

(二)代表人物:杜威

(三)总结:做题时教育无目的论一般习惯考察人物与观点的对应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的常见相关内容,接下来用题目来测试一下自己有没有掌握吧!

练习题:

【多选题】下列描述中,属于社会本位论的有( )。

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教育就是个人的教育,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D.教育没有教育之外的其他目的

解析:A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教育应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是国家的事业。A、B项出自学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表达的意思是君主想要教化民众,必须经过教育。“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达的意思为自古以来君主建设国家统治民众,教学要走在前面。都说明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故AB项正确。C项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属于个人本位论。D项属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职位表

教师招聘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文文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广东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学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及区分度杜威的“三四五”“学科课程”vs“经验课程”大区分教学原则的“金科玉律”——直观性原则“性三品说”的一路由来教育学知识点-“词源”知多少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