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12年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命题预估题六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1-13 15:56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1一2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D [解析]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故选D项。

3.B [解析]测验的特点包括客观性、间接性、相对性。故选B项。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解析]语文教学的构成支柱是语言教学、文章教学、文艺教学。

2. ABCD[解析]题干所列均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论述题

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

(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话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判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判感受,激发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审判能力。

(3)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就越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强自身语言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与运用

(一)填空题

1. (1)富一赋 偕一谐

(2)”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3)示例: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2.绿树村边合

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和煦(xù)。

2. D [解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一个人守在这里,就是一万个人也不易攻打开。形容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此句中望文生义.故选D项。

3.A[解析]慈爱和慈祥都是形容人的,由此可以排除CD项;“装潢”一般指建筑物,所以排除B项。

4.A [解析]B项有歧义.“利息”含义不明确,可理解为“获得的利息”或“贷款利息”,从后文知道是“贷款到息”所以将“利息”改为“贷款利息”;同时后边的转折不合逻辑,删掉“然而”。c项谓语残缺导致偷换主语。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项表意不明,由于“谁也不能发生矛盾”和后边的“一发生矛盾”造成双面内容,致使“这”指代不明,可以将“谁也不能发生矛盾”改成“谁能不发生矛盾”。故选A项。

5.C [解析]A项《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8项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不是宋朝;D项蒲松龄是清朝人。

二、古诗词鉴赏

1.(1)幽静;(2)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的愉悦闲适;(3)自然、清新、质朴。

2.用“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更好,一个“唯”字,表明生活需求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少得多,忆起旧时“多病”带来的创伤,“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更加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愉悦与闲适。(或:用“但有故人供禄米”一句更好。“但有”二字是“只要有”的意思,表明诗人的物质生活要求之低.只要有一口饭吃,生活在这幽静的江村之中,别无他求。诗人怡然自足的心情跃然纸上,正表现了饱经战乱的他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三、科技文阅读

1

2.为了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动物眼中的色彩状况,同时把人与动物进行比较,更能引起读音阅读的兴趣

3_因为它们的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

4.不能去掉 “主要”表明驹追捕猎物关键是靠嗅觉与听觉,但也可能依靠其他的感觉器官。如果去掉就表明只依靠嗅觉与听觉,与实际不符,表意不准确。

四、文言文阅读

1.D [解析]D项的“之”都当结构助词“的”讲。A项“亡”前一个当“丢失”讲,后一个是“死亡”的意思。B项第一个“为”是“是”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当做、以为”的意思。C项第一个“将”是“将会”的意思,第二个“将”是“带领”的意思。

2.(1)经过,或过了;(2)怎么就,或难道;(3)概数,指大多数;(4)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3.这个人就因腿瘸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4.塞翁失马.安(焉)知非福

5.从故事中祸福会相互转化的道理中可得到启示,成功与失败也是相互转化的。

参考译文: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恭喜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祸患呢?”家里有许多好马,他的儿子很喜欢骑,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折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位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打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了 唯独这个人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五、现代文阅读

1.成绩较好的学生。

2.从“我们必须最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思接近即可)

3.(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2)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4. 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六、写作

例文:

战胜诱惑

现在是喧嚣的信息时代,震动人感官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能震动人心灵的东西却越来越少。现代社会.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充满着诱惑。

在这五光十色的社会里,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战胜诱惑。

诱惑,来自方方面面,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自然的,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诱惑来自现代传媒 打开电视,各频道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向你“争宠献媚”,如果你抵不住“声色”的诱惑,那么你的学习、工作就会退避三舍。诱惑,来自喧嚣的城市,来自炫目的舞厅,来自华丽的商厦;诱惑,来自名山大川,来自异域风情……

坦然,是面对诱惑的最好心境,也是人格的升华。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人活着是为了一种信念,并为这个信念执著地走下去。这需要我们以坚强的意志抵制诱惑,战胜诱惑。

人在喧闹的繁杂中容易丢失自己,要战胜诱惑,注定就要忍受寂寞。寂寞是从物欲的陷阱里解脱出来的小憩。了却繁杂,寻觅一个清清静静的所在,独享一会儿自在和轻松,心不被物欲所奴役,身不为世俗所驱,让人格升华,让情感净化,让心田润泽。我们面对一个万象纷呈的世界,滚滚红尘中难免有扰人的尘埃。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有一颗能安于寂寞的心,平静面对一切。这样,心绪就不会因喧嚣的尘世而焦灼和浮躁,物欲就不会与世俗随波逐流,情感也不会陷入难拔的漩涡。

战胜诱惑,还必须充实自己的心灵。哲人说,聪明的人不仅要打扮自己的外袁,更要装饰自己的心灵。如果一个人经不住物质的诱惑,只在乎是否有华丽的外表,而放弃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那么这个人还谈什么魅力气质。就像一只漂亮的花瓶,里面也只是毫无生机的花。作为一个生命,我们有责任使自己的灵魂走得更远,也有义务选择好自己的人生航道。生命首先需要装扮的是心灵,是求知,从无知走向求知,才会从平庸趋往伟大。因为这个社会绝不可能只倚重于曼妙的舞姿和一掷千金的做派,能让你大放异彩的也绝不是炫目的外表和包装,更有一种闪亮的东西,那就是思想的价值和对待生活认真而不虚妄的态度。

战胜诱惑,同时也教我们珍惜感情。或许有人认为,在现在这个充满物欲和金钱的世界里,感情已退居其次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有一点却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再多的金钱和财富都不会使幸福永驻,唯有人们之间那最可贵的情感,历久弥深,才会使你感觉到温暖。我们不能做个心灵残缺的人,不能因为狂迷于“拜金’’或其他原因,而冷落或放逐了一颗爱心,要让自己的内心永远充满阳光。

人生之旅迢迢千里,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就让坦然做一潭你凝望的秋水,让寂寞做一处你歇息的驿站,让知识带给你一方纯洁的心灵争土,让爱心为你捎去困惑时的慰藉。

战胜诱惑,就拥有了凄清却美丽的人生,当你从物欲的深渊中走出,道路就在你眼前展开,你孤手着一片“单调”,但最终却给世界添上一道色彩……

相关推荐: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

>>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宗美琦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特岗教师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技术模拟试题汇总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各学科模拟题汇总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化学模拟试题汇总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物理模拟试题汇总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生物模拟试题汇总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历史模拟试题汇总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